當前智慧城市逐漸步入向高質量轉型的新發展階段,新興數字科技成為該發展階段的重要驅動力。在這個大背景下,技術滲透、生態賦能和服務主導正成為中國智慧城市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數字科技的發展應用通過轉化數據資源為數據能力、重塑組織流程和價值創造網絡以及融合服務場景等作用機制賦能智慧城市發展。
一、技術是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的動力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城市日益推進,智慧城市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作為信息技術的產物,科技的廣泛滲透也讓智慧城市的發展更有動力。通過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以及傳感等技術,為居民提供了優質的城市服務,從而推動新興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
二、生態是智慧城市發展的空間
智慧城市是一個由智慧化系統和相關技術組成的復雜生態系統。通過科技將城市各個部分相互連接使整個城市更智能化,成為由技術模塊、應用版塊和組織系統相互支撐、共同協作的一個能夠自生長、自調節且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生態系統。在龐大復雜的生態中,如何發揮數字技術的賦能作用和體系化制度的保障作用,建立暢通高效的一體化智慧城市平臺,調動企業、公眾及其他參與主體共同參與城市治理的積極性等,是當前智慧城市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題。
三、服務是智慧城市的創新
科技的發展使得智慧城市更加關注服務,服務創新在智慧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智慧城市通過開放式創新,擴展城市服務的范圍?;A設施和技術被認為是服務的基礎,智慧城市服務的目的是加強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服務的質量,以公眾的需求為核心,提升服務參與感和滿意度等。
智慧城市體現在方方面面,杭州在建設智慧城市方面不斷探索創新,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數字化改革帶來的紅利。下面以杭州為例,分析智慧城市的具體表現。
(一)數字賦能,精密智控。通過網格化管理精密智控、大數據分析精準研判、移動終端聯通民心、城市大腦綜合指揮,構筑起全方位、立體化的疫情防控和為民服務體系。在全國率先建立的“親清在線”平臺,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為企業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打通了營商服務“最后一公里”。
(二)多跨場景,亮點頻出。杭州在全國首創“先離場后付費”便捷泊車系統,通過“一次綁定、全城通?!?,有效縮短了車輛離場時間,使停車變得方便又快捷,為緩解城市停車難提供了新的路子。杭州城市大腦文旅系統重點打造的“多游一小時”場景,讓杭州各大景區“輕裝上陣”的同時,還能節約游客的時間成本,提高出游效率。
(三)數據下基層,提高獲得幸福感。醫院以時間換空間,實施“先看病后付費”以后,病人平均就診時間縮短10分鐘,真正做到還時于患者,使醫療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懊裆边_”惠民平臺,利用技術手段釋放數據紅利,將各項民生政策搬運至線上,各類政策補助金的申請、審批和發放均在線上完成。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實現民生資金兌付“一個都不少、一天都不差、幸福秒到賬”。
(四)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現。城市大腦始終關注產業生態建構,探索城市大腦開發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創新機制,現已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城市大腦產業鏈,集聚了核心技術企業60余家,對接國內外城市超過30個。城市大腦杭州經驗推廣成效明顯。
結語:科技推動城市生活方式升級改造,構建智慧城市需要有科技的驅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并要始終牢記人才是智慧城市的主體,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讓更多的人享受科技紅利。